各地稅務部門嚴打騙稅虛開違法行為! | |
發布時間:2018-07-25 09:23:25 | 瀏覽次數: | |
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和中國人民銀行四部委進一步加大打擊騙稅和虛開工作力度,對騙稅虛開高發地區和行業開展重點專項整治,嚴懲專業騙稅虛開團伙。各地稅務機關積極落實國家四部委有關部署要求,密切合作集成攻堅,繼續保持打擊騙稅虛開高壓態勢。 天津稅務嚴懲失信違法 跨部門聯合懲戒 為創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今年上半年,我市各級稅務部門累計在門戶網站公布偷逃騙稅“黑名單”案件123件。企業一旦上了“黑名單”,除了有關信息會被稅務部門向社會公示外,還會受到包括稅務部門在內的34個部門的28項聯合懲戒。 稅收違法“黑名單”及聯合懲戒制度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稅務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有效手段。2018年6月,由天津市稅務部門參與建設的天津市行政機關聯合獎懲監管系統成功上線。該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島,全市各級行政機關互聯互通,實現了對“黑名單”當事人跨部門聯合懲戒信息推送、實施、反饋全鏈條的閉環管理,真正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比如,去年,上了稅務系統“黑名單”的206戶企業的納稅信用級別被稅務部門直接判為D級,其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按輔導期一般納稅人政策辦理,普通發票的領用也實行交(驗)舊供新、嚴格限量供應。并在出口退稅、納稅評估、稅收檢查、行政處罰等方面實施嚴格管理。不得享受有關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不得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等。 近年來,天津市稅務部門將稅收失信聯合懲戒工作納入了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先后向“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送守信和失信納稅人信息共116次,推送內容包括重大稅收違法案件黑名單在內的信用信息共3700余萬條。向“天津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換平臺”推送包括重大稅收違法案件“黑名單”在內的信用信息共70余萬條。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戶納稅人迫于聯合懲戒的壓力,主動配合稅務部門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共計1.37億元。 福建省嚴打騙稅虛開違法行為 福建省對騙稅虛開等涉稅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據悉,1至6月,全省各級稅務機關立案檢查涉嫌騙稅出口企業59戶,截至目前,已認定2戶出口企業涉嫌騙稅,累計挽回稅款損失1.18億元。立案檢查涉嫌虛開和取得虛開發票企業1146戶,已認定對外虛開發票1126份,價稅合計1.30億元;接受虛開發票8063份,價稅合計13.04億元。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的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據介紹,騙稅和虛開案件除具有專業化、團伙化、隱蔽化等傳統特點外,當前騙稅和虛開還呈現以下新動向、新特點:一是利用空殼企業實施暴力虛開。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身份(或借用他人身份)、虛假地址注冊大量空殼公司,通過中介機構和代理記賬會計機構辦理涉稅事項,虛擬進項進行暴力虛開,短期大量開票后走逃;二是騙稅風險行業擴展到多個領域。從近幾年的案源來看,騙稅風險涉及的行業已經從服裝、水產品等傳統行業擴展到手機、電子產品、農產品等領域;三是成立境外關聯公司進行虛假結匯。不法分子通過其關聯人員注冊離岸公司,由境外離岸公司虛假付匯,進而實施騙取出口退稅的違法行為。 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稽查局副局長林少校表示,近年來,福建省稅務稽查部門按照“體制打騙、機制打騙、方法(大數據)打騙”的總體思路,緊密依托稅務、公安、海關以及人民銀行四部門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公安派駐稅務聯絡機制辦公室作用,開展跨部門、跨區域專項行動,對騙稅虛開團伙實施“鏈條式”打擊,在維護國家稅收安全和營造公平有序稅收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2017年,全省各級稅務稽查部門立案檢查涉嫌騙稅出口企業192戶,累計挽回稅款損失12.54億元。立案檢查涉嫌虛開和取得虛開發票企業1187戶,涉及發票份數合計20.02萬份,價稅合計624.8億元,共認定對外虛開發票3.24萬份,價稅合計120.28億元;認定接受虛開發票1.73萬份,價稅合計20.73億元,挽回稅款損失累計10.5億元。與公安部門聯合偵辦71戶,移送公安部門40戶,公安部門立案偵查23戶,控制犯罪嫌疑人19人。 云南多部門建立聯合打擊騙稅和虛開工作機制 今年初,讓云南某煤炭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于清(化名)沒想到的是,在他準備出境時卻被公安機關依法阻止。原來,因涉嫌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他已被稅務部門列入“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騙稅和虛開違法犯罪活動較為猖獗,且呈現專業化、團隊化、跨地域化的趨勢,嚴重干擾了市場秩序,給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稅務部門堅決查處,絕不姑息,但在此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稅務部門僅能依靠行政執法權查處案件,而虛開案件的取證非常困難,許多交易采取現金或私人銀行卡轉賬的方式,難以核實資金真實的流轉情況。查處騙稅案件的取證更是難上加難,納稅人真實的物流情況難以核實,僅憑稅務部門難以將犯罪分子繩之于法。 如何破解難題?省稅務局、省公安廳、昆明海關、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四部門根據國家四部委相關要求,及時出臺符合云南實際的實施辦法,建立聯合打擊騙稅和虛開工作機制,資源共享,協同作戰,實現案件高效查辦。對虛開等案件提請警方提前介入調查取證,對涉嫌違法犯罪或者暴力虛開并走逃的不法分子及時布控,海關部門發現涉嫌騙稅線索及時移送稅務部門,銀行部門負責將異常資金往來線索信息移送稅務部門,配合案件取證調查。四部門深入剖析暴力虛開、利用電子產品為媒介的“一條龍”騙稅違法新趨勢,對物流、資金流、票流進行聯合查證,統一部署,精準打擊,聯合查處了一批重大騙稅、虛開案件。同時,采取“打”“防”結合的辦法,在“防”上下功夫,在“打”上出重拳,有效防范和打擊虛開增值稅發票行為,虛開和騙稅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稅務部門共檢查涉嫌騙稅、虛開企業170戶,認定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可抵扣憑證8643份,涉及稅額2.55億元,認定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2333份,涉及稅額2468.28萬元,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額2170.6萬元。 此外,云南省稅務部門還通過公布稅收違法“黑名單”、聯合懲戒等措施進一步加強稅收失信行為監管,共同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對納入“黑名單”管理的納稅人,稅務部門采取更加嚴格的發票管理、出口退稅審核和高頻次稅收檢查等措施,并聯合發改委、公安、海關、人民銀行等幾十個部門共同進行懲戒。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黑名單”當事人,公安部門配合阻止其出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限制其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及經理職務,金融機構限制其融資授信,政府有關部門在政府供應土地、參加政府采購活動、進口關稅配額分配等方面采取限制性管理措施。上半年,省稅務局將49件涉稅違法案件納入“黑名單”管理,已向聯合懲戒相關部門推送8件,多人因重大稅收違法案件聯合懲戒被公安機關阻止出境。 甘肅省打擊虛開發票和騙稅行為 近日,甘肅省重拳打擊虛開發票和騙稅行為,階段性成果明顯。今年上半年,全省稅務部門通過對321戶疑點企業中的277戶實施重點稽查,認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7076份,金額12.08億元,稅額1.8億元;認定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067份,金額3.06億元,稅額0.51億元;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95起,抓捕犯罪嫌疑人24人,網上追逃12人,打掉5個虛開違法團伙。 據介紹,甘肅省多部門聯動,將打擊虛開發票和騙稅與失信聯合懲戒、掃黑除惡等工作相結合,保持高壓態勢。同時,通過曝光典型案例推進聯合懲戒。甘肅省稅務局和蘭州市稅務局分別通過發布誠信“紅黑榜”公布懲戒措施。同時,稅務部門通過防管查并舉阻斷發票暴力虛開。在加強源頭防范方面,完善實名辦稅。實現實名采集全省通辦,線上線下實名信息一體化存儲,還加強了發票領用管理,按照納稅信用等級區別供應發票,要求信用等級低的納稅人不得離線開具發票;通過開展失控發票清理、運用發票大數據開展分析監控和集中推送應對,補稅5.03億元。 另外,在加強查處打擊方面,按照“打團伙、端窩點、查串案、辦大案”的思路,以團伙類、重點類、行業專項整治類和暴力虛開等四類虛開案源的171戶疑點企業為重點,將省局篩選出的107戶關聯疑點企業、市(州、區)稅務機構自行分析篩選的42戶虛開風險企業和公安部門移交的1戶疑點企業作為擴充對象,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利用虛開普通發票偷稅、利用空殼企業暴力虛開發票,及醫藥、農產品、機動車銷售等三個行業的虛開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打擊,查補入庫稅收1432萬元。 ——來源于微信訂閱號“國家稅務總局” 立業會計作為內蒙古代理記賬行業協會會長單位,也一直致力于為中微小企業提供最專業,最規范的財稅服務,立業會計做的不僅僅是記賬報稅,我們為企業更好地發展提供最優質的財稅資訊和服務,同時為客戶把控經營風險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能給你您什么財稅問題,請不要猶豫,歡迎來找我們立業會計! |
|
|
|
上一篇:今天的國務院常務會又部署了減稅降費措施 下一篇:這些與科技有關的漆業,能享受到什么稅收優惠 |